您的位置:首页 >> 文件下载

兰州市供销社“十三五”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16-12-26 字号:[ ]

  (2016-2020年)

  根据《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兰州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

  一、现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大力实施“新网工程”建设,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新型为农服务体系,锐意改革,奋力拼搏,提前一年实现了规划目标,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高、为农服务功能增强、整体形象全面提升,呈现出了较强劲的发展态势。

  ——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十二五”末,全系统实现商品销售总额48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56倍,年均增长28.89%,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6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85倍,年均增长23.29%。实现农产品收购总额4.1亿元,是“十一五”末的4.9倍,年均增长37.42%。实现农资供应总额2.27亿元,占全市农资供应的三分之二。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所有者权益2.5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4倍,年均增长20%。再生资源销售额18亿元,是“十一五”末的4.64倍,年均增长35.75%。实现利润517.24万元,是“十一五”末的52.78倍,年均增长1.21倍。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五年在全省供销系统排序位次前移。

  ——实体经济组织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五年来,全系统恢复重建基层社35个,累计达到52个。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60家,行业协会116家,农民合作社联合社9家。

  ——农业社会化服务取得新成效。五年来,全系统大力发展综合服务社,提升为农服务功能,创建标准化农资店,共发展综合服务社320家,标准化放心农资店213家。

  ——农村流通网络规模化发展。按照四网重叠、终端合并、渠道互通、信息互补的原则,积极构建农资、农副产品、日用工业品、再生资源四大经营网络终端。全系统发展农家店723家,再生资源收购网点234家。日用品配送中心5个,农资配送中心6个,再生资源分拣中心8个,农产品交易市场11个,社区蔬菜市场7个。

  ——项目建设成效明显。五年来,全系统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网工程”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机遇,挖掘潜力,盘活资产,招商引资,瞄准市场抓项目,围绕现代服务和产业转型上项目。争取国家及省、市、县各级项目扶持资金1.4亿元,累计实现项目投资超过11亿元。占地面积600亩的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加工产业园建设项目初具规模。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三五”时期,我们在加快发展上面临重大机遇。从政策支撑看,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供销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分别就供销社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批示,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号),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甘发〔2016〕4号),国家和省、市支持供销社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也将在“十三五”时期加速释放。从发展趋势看,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孕育形成,将有利于我们促进传统业务转型升级、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增强实力,满足现代农业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从发展空间看,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全系统综合经济实力总体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营领域不断延伸,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自身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理顺,与农民的合作关系不够紧密,层级联系比较松散,服务能力不适应,人员队伍老化,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经营萎缩、效益不高。此外,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崛起以及一些新思想新观点新模式对传统经营形成的冲击,对我们形成了极大的挑战。对此,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作风,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自信心,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三、“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指导,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紧紧围绕全市“三农”工作大局,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为核心,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根本,以转型升级为重点,因地制宜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需要、适应农业现代化需要的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使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组织体系更加完善,运行机制更加安全顺畅,为农服务功能更加完备,成为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开创全市供销合作事业新局面。

  落实以上指导思想,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准确把握省委“大兰州新兰州”建设目标和市委、市政府着力推动大都市、大产业、大枢纽、大物流、大市场、大平台建设,持续做大做强做美兰州的重大任务,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力争实现经济总量和利润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分别达到100亿元和1000万元;打造鲜活农产品到市民餐桌的产销直通车,构建起城市、农村产销一体化、面向全国的大市场流通;做大做强循环经济,建设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完整产业链,使红古循环经济产业园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供销系统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二)主要发展目标。

  1.保持经济健康稳定增长。到2020年,全系统经济总量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力争达到1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36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60%。实现农产品收购总额10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1.44倍。保障全市农业生产农资供应。再生资源销售额达到54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2倍。所有者权益逐年递增10%,实现利润1000万元,比“十二五”末增长93%。

  2.拓展为农服务领域计划。到2020年,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基层社改造面达到60%,为当地农业生产规模化服务的参与率达到40%,力争达到50%。改造建设200家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村级综合服务社(电子商务)。实现村级综合服务社全市行政村80%覆盖面。永登、榆中、皋兰三县供销社至少发展1家农民资金互助社并规范运行。发展庄稼医院300家,永登、榆中县供销社到2017年底完成空白贫困村放心农资店、庄稼医院建设任务。

  3.创新经营体系发展计划。到2020年,全系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达到190家;创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6家;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10家;各类行业、专业协会10家;发展县级物流配送中心3个;改造、恢复提升、新建农贸市场5个;县、乡镇区域再生资源回收集散市场5个,连锁经营网点累计达到600家;庄稼医院300家;电子商务应用率达到80%以上;基层经营服务网点信息化改造率达到60%以上,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占全系统销售总额比重达到40%以上;培训合作组织领办人、农民经纪人和社员达10万人次。

  4.重点支撑项目发展计划。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2个。农副产品经营网络设施方面,培育发展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农产品交易市场3个,建设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的农产品配送中心1个。日用消费品经营网络方面,各县区社要加快空白乡镇商贸中心建设,培育发展经营面积300平方米以上的商贸中心3个,力争五年内乡镇商贸中心覆盖面达到80%。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加快推进兰州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加工产业园建设,力争“十三五”时期产值达到50亿元,把兰州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加工产业园建设成辐射西北的再生资源循环经济集聚市场。榆中、皋兰、红古3个县区社力争各建设1个区域性分拣加工中心,市回收公司力争在市区建设1—2个区域性分拣加工中心。

  落实以上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必须着力把握以下四点: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在新常态下,发展仍是解决供销社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紧紧扭住发展是第一要务不动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着力做大经济规模,提升经济总量。

  坚持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从单纯流通服务向农业综合服务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创新商业模式,加快向行业价值链中高端拓展。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不断增强供销社转型跨越发展的活力。

  坚持综合改革是重中之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这一新定位,因地制宜地着力推进综合改革,力争取得新成效。

  坚持狠抓项目建设为重要依托。要把项目建设作为提升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的主要抓手。要研究政策抓项目,夯实基础抓项目,开放办社抓项目,搞活机制抓项目,依托能人抓项目,招商引资抓项目,抓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项目,加快推进供销社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转型跨越。

  四、重点工作

  (一)在推进组织创新上实现新突破。

  1.以密切与农民联结为核心推进基层社改造。一是在组织构成上,按照强化合作、农民参与、为农服务的要求,通过劳动合作、资本合作、土地合作等多种途经,采取合作制、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广泛吸纳农民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加入基层社,不断强化基层社与农民在组织上和经济上的联结,加快办成一批具有自主经营实体、为农服务载体、合作经济联合体性质的基层社。二是制度建设上,通过基层社“三会”制度,强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管,并鼓励村“两委”负责人、农村能人等参选基层社负责人,真正做到民管。在利益分配上,坚持盈余分配原则,切实做到农民出资、农民参与、农民受益。三是推动基层社分类改造。经济实力强的基层社要进一步扩大服务领域、提升经营服务能力。采取社有企业带动、引进社会资本投资、专项资金扶持等方式,推进经济实力弱的基层社逐步恢复发展经营服务业务。对于已经承包或租赁的基层社经营网点,创造条件将其纳入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体系,逐步提高自营比例。

  2.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建设。开展“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从规范章程、业务拓展、组织结构、财务管理、收益分配、社务公开等方面,推进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利益等方式,创办一批管理民主、制度健全、产权清晰、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构建服务区域范围内各类农民合作社的公共平台,引导发展产业型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和区域性综合型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成为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推进综合服务社改造升级。对现有的综合服务社按照“公益性服务、经营性服务、代理性服务相结合”的要求,进行改造提升,打造一批功能完备、便民实用的乡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村级综合服务中心,为城乡居民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综合服务社要积极参与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休闲观光、乡村旅游、养老健身、家政服务等新兴服务行业,为农民群众提供综合性、多样化服务,提升服务“三农”的辐射带动能力。

  (二)在经营服务体系构建上取得新突破。

  1.推进农业生产服务方式转变。围绕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等问题,探索形成更多适应各类农业生产特点的服务模式,基层供销社、社有企业要采取大田托管、代耕代种等多种方式,为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资供应、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收储加工等系列化服务,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社有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基层社要结合实际,采取股份合作、以销定产等多种方式参与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2.积极发展电子商务。顺应商业模式和消费方式深刻变革的新趋势,培育发展一批电子商务企业,搭建起区域型、专业型电商平台,加快发展全系统电子商务。以大力发展涉农电子商务为重点,立足传统网络,积极介入电商领域,使县区社、基层社、社有企业成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要依托,着力推进“一网带四网”,用电子商务网络带动传统四大网络发展,盘活终端实体网点,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形成网上交易、仓储物流和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破解农村流通“最后一公里”难题。加快基层经营网点的信息化改造,打造网上便民综合服务中心。

  3.稳步开展农村合作金融服务。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体系,因地制宜,积极试点,解决融资问题。有条件的县社、基层社、农民合作社按照社员制、封闭性原则,在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前提下,发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建立和完善互助资金运行、风险防控等监督管理机制,严格防范金融风险。鼓励社有企业依照法定程序,积极设立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互联网金融等多种类型的金融服务机构。

  (三)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

  1.农资企业向农业综合服务企业转型。推进农资销售服务与农业技术服务、生产作业服务、产品加工服务相结合,开展农资供应、农机作业、统防统治、农产品收储加工等全程社会化服务。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智能配肥,减少化肥使用量和农药使用量。积极开展有机肥供应、良种繁育推广、先进机械应用等技术服务。继续推进放心农资店的改造提升,按照“有庄稼医生或专业技术人员,为农民提供信息咨询、新技术培训推广、良种引进、测土配方施肥、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农机具应用、生态环境保护等科技服务”的要求,加快庄稼医院建设,加快建立农资商品质量可追溯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社有农资企业要积极承担化肥、农药等政府储备任务。

  2.农产品经营企业向综合经营企业转型。大力实施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工程,改造、新建一批功能完善、信息化程度高的新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中心和仓储冷链设施,促进农产品企业从单纯的农产品流通向产前产中延伸。有条件的基层社、社有企业要积极承接政府控股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运营、管护,积极参与大宗农产品政策性收储。加强与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合与合作,推行基地共建、品牌共创、利益共享,逐步将更多的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纳入供销社服务体系,打造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推动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产品产销对接,在城乡社区建设一批连锁店、平价店、直销店等农产品零售终端,构建起布局合理、物流通畅的农产品流通配送体系。

  兰州金达集团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和市农副公司的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配送中心要逐步建立“立足市区,辐射周边”的大型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市果品公司要加快农副土特产品精品展销馆建设。尽快发挥沟通城乡的辐射带动能力。永登、榆中县供销社、七里河区供销社要着力推进苦水玫瑰、贡井中药材、马坡冷凉型蔬菜、袁家湾百合种植基地项目建设,皋兰县供销社、红古区供销社要着力提升“农禾”、“金红古”牌小杂粮、蔬菜、瓜果等农产品知名度,依托地方主导产业,培育特色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3.日用消费品企业向现代流通方式转型。现有的日用品配送中心要加强连锁经营体系和物流配送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网络运营水平和覆盖面。盘活存量资产,重点组织推进县级物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的建设,加快形成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经营服务新格局。积极开展电商网络零售业务,实现线下线上经营协同发展,推进流通方式创新,不断发展新型经营业态,努力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多层次消费需求。

  永登、榆中、皋兰三县供销社要随着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加快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建设集物流园区、物流运输平台、物流信息平台和仓储、运输、加工、配送、多式联运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体系,积极拓展农村市场。

  4.再生资源企业向综合循环利用企业转型。加快构建覆盖广泛、功能完备、经营有序、管理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拓展网络规模,延伸网络触角,扩大回收网络的占有率。抓住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县区社再生资源企业要抢滩布点,推进乡镇、村落回收网点建设,主动承接当地政府相关基础设施改造建设项目,积极开展农村废弃物和地膜的回收利用等业务。分拣加工中心或交易市场空白的县(区)社,要和当地政府部门积极协调,加快建设区域分拣加工中心或交易市场。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加工产业园要推进“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废旧物资综合加工利用水平,提高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的规模效应和创利水平,全力打造再生资源从回收源头到分拣加工、循环利用的完整产业链,建设成全国供销系统具有综合性示范性的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加工产业园。

  (四)在联合社行业指导体系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1.深化联合社机关改革。按照合作经济组织的要求,市、县两级联合社恢复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体制,于2017年底全面建立健全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制度。理事会是本级社属资产和所属企业资产的所有权代表和管理者,行使出资人代表职责;监事会是供销合作社的监督机构,根据“供销合作社章程”规定,履行监督职责。联合社机关应成立社有资产管理机构,按照理事会授权,建立社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对社有资产的监管。着力推进县区社开放办社,逐步建成基层社共同出资、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广泛参与、实行民主管理的经济联合组织。县区社逐步建立市场化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用人制度。具备条件的县区社稳妥开展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改革试点。

  2.构建联合社行业指导体系。县区联合社要强化指导责任,落实联合社对成员社的资产监管责任,完善联合社对成员社的工作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通报当地党委、政府。探索建立成员社对联合社的工作评价机制,自下而上逐步开展成员社对联合社年度工作报告的审议工作。

  (五)在社有企业经营服务体系构建上实现新突破。

  1.培育龙头企业。按照构建以社有企业为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的要求,社有企业要明确为农服务方向,积极参与农业生产全程化服务,拓宽经营服务领域,创新现代流通模式,在为农服务中发挥主力军和先锋队的作用。用足用活允许财政扶持资金依法以股权形式投入下级社和社有企业新政策,调整优化社有资本布局,促进优势资源向骨干企业集中,推进企业重组、整合、联合,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行业影响力大的企业集团,走集团化经营、现代化服务的路子。兰州金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真正办成集团化、公司制的企业。市再生资源回收公司要加快组建集团公司。各县区供销联社要力争培育至少一家发挥龙头作用的企业集团。积极探索,组建全市供销集团。

  2.理顺社企关系。按照社企分开的要求,强化联合社理事会落实社有资产出资人代表职责,联合社要依法依规履行出资人职责,加强社有资产监管,切实把握好社有企业为农服务方向,把社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落到实处。各级社有企业都必须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对长期亏损、扭亏无望、侵蚀社有资产的“僵尸企业”要坚决出清。采取委派法人代表管理和特殊管理股股权管理等办法,探索联合社机关对社有企业的多种管理方式。

  3.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本着有利于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增强社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增强社有资本功能和实力的原则,开放办社,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面向社会,引进多方战略投资者,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经营机制。

  (六)在促进行业和谐稳定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1.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夯实行业改革发展的智力基础。把人才队伍建设做为“第一资源”,在全系统逐步实施人才强社战略,注重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选拔培养一批德才兼备、懂业务、有业绩的优秀年轻人员充实到管理岗位上,推进以基层社、各类合作组织、综合服务社带头人为重点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对农民群众有感情、对合作事业有热情、对干事创业有激情的高素质管理经营队伍。

  2.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有企业职工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发展,积极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积极发展补充医疗保险、职工互助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结合实际建立困难救助基金,加强特困职工救助工作,保障困难职工基本生活。

  3.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供销合作事业发展总体布局,结合兰州市加快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文化产业区建设,大力弘扬“为农、诚信、创业、合作”的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精神,创新经营理念、制度、机制,推进企业职工书屋、“双创”空间等活动场所建设,培育具有供销合作社特色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